学校首页
申报与管理登录 专家评审登录
  • 首页
  •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科研平台
    2. 省部级科研平台
    3. 校级科研平台
    4.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 科研成果
    1. 科技奖励
    2. 科技论文
    3. 成果转化
  • 政策法规
    1. 科研诚信
    2. 国家文件
    3. 省级文件
    4. 学校文件
  • 阳光论坛
  • 服务指南
  • 联系我们
    1. 科发院介绍
    2. 联系方式

科研成果

  • 科技奖励
  • 科技论文
  • 成果转化

科技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技论文  -  正文

【学术聚焦】2023年第14期: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热响应介电材料领域再获进展

发布时间:2023-06-08     编辑:程鹏    浏览次数:

近日,材料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我校材料学院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热响应介电材料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Relaxation-Induced Significant Room-Temperature Dielectric Pulsing Effect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1009。武汉纺织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材料学院姜明副教授为论文责任通讯作者,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珍珍为论文第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3158)的资助。本论文是该团队在最近一年内的第三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随着智能电子/电气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热敏介电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不同类型和结构的热响应介电材料不断被报道,但它们的介电响应行为都源于热力学相变。在本研究中,姜明团队证明了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中的结构弛豫,一种非热力学相变,可以在室温下诱导产生显著的热响应介电脉冲。通过连续吹塑纺丝工艺制造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PVDF同轴纳米纤维膜(PVDF@PEG)可以在24°C下实现高达6.3×105的介电脉冲强度(20 Hz)。此外,该纤维膜表现出优异的柔韧性、可调的强度和韧性、可切换的亲水/疏水性以及有效的热管理能力。弛豫诱导介电脉冲效应、突出的多功能性和简单、连续、安全的制备相结合,促进了PVDF@PEG复合纤维的可扩展性和应用前景。特别是弛豫诱导介电响应机制的发现,为热响应介电材料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姜明团队长期从事热响应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该工作是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为前期研究工作(Adv. Funct. Mater.2022, 32, 2207452.Compos. Commun.2022, 36, 101407.Compos. Commun.2022, 35, 101314.Adv. Funct. Mater.2023, 2214544(Frontispiece))的延续。该项研究对弛豫诱导的热响应介电材料的研究以及多功能介电脉冲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往期链接:

【学术聚焦】2023年第13期: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朱飞博士在车载网安全认证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5806.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12期:数理科学学院周勤教授团队在非线性波领域研究取得系列新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5248.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11期: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5254.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10期:机械学院青年教师高飘博士在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5206.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9期: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热响应介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946.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8期:万骏教授团队在Cell姊妹刊《One Earth》上发表海水电解加速绿氢经济的论文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731.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7期:化工学院杨永生教授团队在热致变色智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652.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6期:化工学院杨永生教授团队在壳聚糖复合膜吸附-催化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379.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5期:于志财/何华玲课题组在纤维基柔性火灾预警传感器方面取得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272.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4期:我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博士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4113.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3期:机械学院曹龙超博士在激光加工智能监测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3972.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2期:我校与迪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在Nano Energy上发表文章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3966.htm

【学术聚焦】2023年第1期:机械学院汪佩博士在高熵合金微结构设计强韧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https://news.wtu.edu.cn/info/1003/33933.htm

上一篇:【学术聚焦】2023年第15期:数理科学学院江健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重要成果

下一篇:【学术聚焦】2023年第13期: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朱飞博士在车载网安全认证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阳光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官方微信

  • 纺大社科科研交流群

  • 武汉纺大自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