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申报与管理登录 专家评审登录
  • 首页
  •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科研平台
    2. 省部级科研平台
    3. 校级科研平台
    4.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 科研成果
    1. 科技奖励
    2. 科技论文
    3. 成果转化
  • 政策法规
    1. 科研诚信
    2. 国家文件
    3. 省级文件
    4. 学校文件
  • 阳光论坛
  • 服务指南
  • 联系我们
    1. 科发院介绍
    2.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 图片新闻
  • 申报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技工作动态
  • 学术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预告
  • 科研财务账号
  • 自科类项目管理
  • 社科类项目管理
  • 横向项目管理
  • 专利(软著)申请
  • 成果报奖

科技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栏目导航  -  科技工作动态  -  正文

学校推动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绣)传承基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09     作者:陈海英、汪涛    编辑:汪涛    来源:科技处、非遗中心     浏览次数:

2020年7月7日下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工作协调会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彭育园校长出席会议并对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办公室、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研工部、学工部、团委、资产与实验管理处、服装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处长冯军主持。





undefined


基地申报负责人非遗中心主任叶洪光教授介绍了非遗中心现有汉绣传承与研究的工作基础,传承基地建设目标,并从课程教学、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六个方面介绍了三年建设任务和目标。通过基地建设,加强汉绣艺术和文化的教育普及、保护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交流,让汉绣艺术嵌入我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深度挖掘汉绣艺术的文化内涵,以汉绣工作坊“设计力量+传统技艺”的运作模式,提升汉绣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力,建成湖北省乃至全国传统纺织文化传承的示范点。

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副处长、非遗中心副主任赵金龙对基地建设任务做了分工说明,希望参会各部门积极协同合作,将与汉绣基地相关的任务事项纳入到各部门工作计划中,共同完成基地建设任务。

汉绣专家冯泽民教授从自己十余年的研究角度,谈了对基地申报、建设的感想。参会单位就基地建设和任务分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承诺严格按照教育部基地建设六项任务和分工进行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认真完成基地建设任务。

最后,彭育园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大学教育是眼界教育、知识体系重构教育,校园文化的差距是对艺术和历史的尊重的差距造成的,建设一所好的大学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武汉纺织大学对纺织文化的传承负有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开放性的接受和传承以汉绣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文化熏陶。他对基地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获批和建设意义重大,是教育部对我校文化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二、要把基地纳入学校科研平台管理,按照教育部平台标准给予支持;三、理顺基地的管理和运行体制,作为科研平台划归服装学院管理,服装学院负责基地的日常建设和管理;四、参与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基地建设六项任务和分工进行落实,将分工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认真完成基地建设,发挥好基地文化育人的功能;五,以基地的验收和中期建设为目标,把基地建设纳入设计学学科建设,把艺术设计学科人才队伍用好,把基地建设好、开放好,扩大基地的宣传,提高知名度,为申博作重要支撑。



上一篇:武汉纺织大学:以特色求生存 以服务谋发展

阳光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官方微信

  • 纺大社科科研交流群

  • 武汉纺大自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