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申报与管理登录 专家评审登录
  • 首页
  •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科研平台
    2. 省部级科研平台
    3. 校级科研平台
    4.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 科研成果
    1. 科技奖励
    2. 科技论文
    3. 成果转化
  • 政策法规
    1. 科研诚信
    2. 国家文件
    3. 省级文件
    4. 学校文件
  • 阳光论坛
  • 服务指南
  • 联系我们
    1. 科发院介绍
    2.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 图片新闻
  • 申报信息
  • 通知公告
  • 科技工作动态
  • 学术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预告
  • 科研财务账号
  • 自科类项目管理
  • 社科类项目管理
  • 横向项目管理
  • 专利(软著)申请
  • 成果报奖

学术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栏目导航  -  学术科研进展  -  正文

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热响应介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3-05-16     作者:    编辑:李杰燕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材料领域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我校材料学院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热响应介电材料领域的重要进展,相关工作以“Unparalleled Dielectric-Switching Effects Caused by Dual Polarization Synergy”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4544。武汉纺织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材料学院姜明副教授为论文责任通讯作者,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龚钰铁为论文第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3158)的资助。本论文是该团队在最近一年内的第二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在单一介电系统中,界面极化和电极极化似乎总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之间看似矛盾的性质仍然是限制热响应介电材料实现介电开关性能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将上述两种极化相协同是产生超高介电开关比的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然而,这一点在此之前尚未实现。姜明团队设计了一种双极化协同的油包水Pickering乳液体系,十八烷的温度敏感相变过程导致乳液中的界面和导电路径的同时形成和坍塌,首次实现了界面极化/电极极化的协同介电开关效应,体系的介电开关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值,比迄今为止报道的最高介电开关比高出近四个数量级。这一突破对于扩大介电开关性能的调节范围和介电开关材料的定义范畴,以及更深入地理解介电开关行为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图1典型的介电开关机制。(a)基于铁电相变触发介电开关的分子晶体。(b)烷烃基复合材料结晶时形成导电路径。(c)由于结构相变增强界面极化或电极极化而产生显著介电开关效应的复合材料。情形1增强了电极极化。情形2增强了界面极化,抑制了电极极化。(d)本工作制备的复合材料与近年来报道的有代表性介电开关材料的介电开关比的比较。

姜明副教授团队长期从事热响应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该工作是姜明副教授团队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之一,为前期研究工作(Adv. Funct. Mater.2022, 32, 2207452.Compos. Commun.2022, 36, 101407.Compos. Commun.2022, 35, 101314.)的延续。通过该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获得超高介电开关比的潜在机制,进一步理解了非铁电介电开关效应的本质。


上一篇:我校“船用轻质高强芳纶复合装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篇:化工学院杨永生教授团队在热致变色智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阳光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官方微信

  • 纺大社科科研交流群

  • 武汉纺大自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