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申报与管理登录 专家评审登录
  • 首页
  •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科研平台
    2. 省部级科研平台
    3. 校级科研平台
    4.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 科研成果
    1. 科技奖励
    2. 科技论文
    3. 成果转化
  • 政策法规
    1. 科研诚信
    2. 国家文件
    3. 省级文件
    4. 学校文件
  • 阳光论坛
  • 服务指南
  • 联系我们
    1. 科发院介绍
    2. 联系方式

阳光论坛

    阳光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论坛  -  正文

    化学与化工学院举行第187期阳光论坛

    发布时间:2022-09-08     编辑:周晶    浏览次数:

     

    2022年9月1日下午,化工学院在阳光校区6号楼204C举办第187期院级阳光论坛。刘丽君教授首先汇报了其在复旦大学的访问学者学习经历,为学院教师(线下)和研究生(线上腾讯会议)做了题为“WO3纤维基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氧化VOCs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化工学院新进博士刘红霞做了题为“Pd基和Au基催化甲基丙烯醛直接氧化酯化构效关系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新进博士刘凯思做了题为“膨化法制备二维非层状金属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论坛由应化系副主任万骏教授主持,学院青年教师(线下)和2020/21级研究生(线上)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上,刘丽君教授回顾了疫情之下其在复旦大学的特殊访学经历,报告了访学课题“WO3纤维基异质结光催化增强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刘红霞博士介绍了基于量子化计算研究Pd基和Au基催化甲基丙烯醛直接氧化酯化构效关系。刘凯思博士则介绍了膨化法制备二维非层状金属氧化物及其电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报告人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详细解答了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现场气氛活跃。

         

     

     

    刘丽君,博士,教授,匹兹堡大学和复旦大学访问学者。200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2005年和2011年分别获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纤维形态光催化材料。

    刘红霞,2022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主要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从事表面多相催化的研究,开展催化剂和催化性能构效关系的工作。

     

    上一篇:环境学院举办学校第188期阳光论坛

    下一篇:环境工程学院举办学校第182期阳光论坛

    阳光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官方微信

    • 纺大社科科研交流群

    • 武汉纺大自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