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申报与管理登录 专家评审登录
  • 首页
  • 科研平台
    1. 国家级科研平台
    2. 省部级科研平台
    3. 校级科研平台
    4. 校企共建研发平台
  • 科研成果
    1. 科技奖励
    2. 科技论文
    3. 成果转化
  • 政策法规
    1. 科研诚信
    2. 国家文件
    3. 省级文件
    4. 学校文件
  • 阳光论坛
  • 服务指南
  • 联系我们
    1. 科发院介绍
    2. 联系方式

阳光论坛

    阳光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论坛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举办第201期阳光论坛

    发布时间:2022-09-16     编辑:周晶    浏览次数:

     9月15日下午2点,外国语学院学科专业融合系列论坛第二场如约进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服饰文化传播,特邀请到本校服装学院钟蔚教授及本院周丹教授做专题讲座。论坛由院长谭燕保教授主持,学院服饰文化翻译课程团队的老师们及部分硕导在04-313会议室线下参加,其他教师及22级MTI研究生在线上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钟教授讲座的题目是:服饰文化的现代性表达与传播。她首先梳理了近5年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艺术学、冷门绝学及其他各类社科项目中有关服饰文化的立项课题,挑出了其中关于服饰文化,语言学,翻译等关键词,并指出服饰文化研究与外语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同时,她还结合自己近几年跨学科研究的经验,为与会的老师们列出12个服饰文化与各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及相关的选题。她强调,要做好跨学科研究就要集聚方向,打造厚重和交叉的研究基础,成果与选题有机结合,紧扣学校特色、学科群稳定研究方向,多元交叉,同时也要有扎实的成果支撑以及稳定的研究团队,并举例说明。最后,她以自己为例,展示她将教学和科研如何转换从而产出的系列成果,从问题到课题,从教学改革立足课堂到教科协同相互补益,不断产生创新点,教学科研都硕果累累。钟教授的讲座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周丹教授讲座的题目是:学科交叉:新文科背景下服饰文化翻译课程探索。她在讲座中主要介绍了该课程的定位﹑特色﹑教学与研究以及对课程的展望。她说,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饰文化翻译》从跨文化的视角,归纳整理了中英语言表达在阐释服饰文化方面的异同,并聚焦服饰文本翻译的技巧和策略。她强调,该课程突出了校本特色,扩展了学科发展的领域;在育人方面,实现了学生多维能力的提升,如:文化认同能力﹑文化互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最后,周教授还介绍了以她为核心的服饰文化翻译团队的教研与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级项目﹑自编教材和高水平论文。

    两位教授分享结束后,部分老师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后谭院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两位教授成果丰硕,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她鼓励全院教师要不怕困难,注重学科专业融合,积极主动的投入跨学科研究,确定好方向,凝练选题,一定可以大有收获,结出累累硕果。本次论坛持续了3个小时,与会教师都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主讲人简介:

    钟蔚,服装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时装与纺织品设计专业,艺术硕士学位。近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及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获首届“卓越教学奖”、“纺织之光”教师奖、全国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教师、智慧树“十万金课”及“教学名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周丹,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翻译、英汉对比和英语教学研究。近几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 项,主持完成湖北省科技厅软科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湖北省教学改革与研究等省级项目10项,其他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4部,在《武汉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南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EI、CPCI、CSSCI收录17篇;获批翻译词库等专利2项;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上一篇:机械学院举办第202期阳光论坛

    下一篇:服装学院举办第192期阳光论坛

    阳光地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邮政编码:430200
    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官方微信

    • 纺大社科科研交流群

    • 武汉纺大自科群